半岛(中国)体育·官方网站-BD SPORTS > 半岛新闻中心 > 领导活动

未来产半岛官网业 开启未来

  半岛官网今年以来,全省上下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瞄准高度契合经济社会发展新需求的产业方向,科学分析我省产业基础和创新资源,按照“未来技术产业化”和“现有产业未来化”思路,前瞻布局未来产业重点发展领域,努力抢占未来产业发展制高点。今日,本报聚焦“未来材料、未来能源、未来生物、未来健康、未来显示、未来航空”六大重点发展领域,探析未来产业发展前景,挖掘江西省在选准细分赛道、强化科技创新和场景应用等方面的探索和创新,为凝聚全省上下共识,大力推动未来产业高质量发展,不断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新优势营造积极氛围。

  近日,记者走进赣州华茂钨材料有限公司超细粉智能工厂,只见钨砂经15道工序变成纳米级超细碳化钨粉,一桶桶“走”下生产线。当前,该公司瞄准增材制造、光伏用多晶硅切割、3C行业加工等未来市场前景广阔的领域,提前布局未来材料开发。

  未来材料产业是在新材料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和创新,由前沿技术驱动,当前处于孕育萌发阶段或产业化初期,具有显著战略性、引领性、颠覆性和不确定性的前瞻性新兴产业,是发展未来制造、未来信息、未来能源的重要基础。

  “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向纵深推进,发展新质生产力已成为赢得国际竞争战略主动权的关键。”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产业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中之重,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推动力、支撑力。

  “发展未来材料不是凭空想象,而是基于现有产业基础,围绕‘现有材料未来化’,实现新型生产工艺的重大突破,或实现更多‘未来材料+’的应用,助力我省抢占全国乃至全球未来产业制高点。”国家稀土功能材料创新中心项目部部长杨牧南博士说。

  2023年,以“世界铜都”鹰潭为核心,未来材料中的铜基新材料全省产量已达294.38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30%;以赣州“中国稀金谷”为核心,全省稀土磁材年产量约4.5万吨,居全国第二,稀土磁材产业链条不断向风电、新能源汽车、机器人等高端化应用领域延伸。

  在赣州的国家稀土功能材料创新中心,进门的一面荣誉墙上,整齐排列着各类科学技术获奖证书。

  我省是全国拥有省级以上稀土和铜领域研发平台最多最全的省份,拥有“两院四中心”高能级科技创新平台,成立了铜、稀土、超高温金属新材料等省级产业科技创新联合体。

  “综合考虑资源、产业规模与创新优势等因素,我省未来材料发展方向应聚焦稀土功能材料、先进金属材料(铜、钨)、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石墨烯材料、碳纳米管宏观膜及连续纤维、瓷土矿综合利用等领域。”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相关负责人表示。

  “发展未来材料,我省还面临发展重点不明晰半岛官网、重大原创性成果缺乏、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等挑战。”江西理工大学副教授刘松彬表示,应构建科技成果转化体系,提供成果转化服务和产业资源对接支持,让更多有市场前景的未来材料实验室阶段成果,能够顺利跨过工程化阶段,实现产业化走向市场。

  “越是高纯、超细均质钨粉末,科技含量越高。”赣州华茂钨材料有限公司生产技术部副部长钟鑫认为,企业必须加强技术源头创新,同时积极主动协同研发机构、科研院所,持续开展行业内关键技术攻关,提升未来材料自主可控能力半岛官网。

  “要以园区为试点,建设未来材料产业培育先导示范区,搭建科技项目孵化平台,发展中试工程技术与装备。”省钨与稀土质检中心首席科学家李亚军博士说,要发挥好省工业发展专项经费保障作用,瞄准未来材料产业重大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领域开展体系化研发布局。

  10月23日,记者一走进南昌大学共青城光氢储技术研究院,就看见一座集光伏发电、工业固废制氢发电和锂电储能于一体的充电站,旁边的数字大屏上实时显示充电站发电、充电桩用能等数据。

  “光照充足就用光伏发电,光照不足就使用储能的电池堆或氢能反应釜现场制氢供氢发电,实现全天候24小时供电。”研究院办公室主任张皓然告诉记者,这个充电站集成了建筑一体化光伏发电瓦、工业固废连续制氢供氢系统、基于神经网络算法的电池管理系统三项技术创新。同时,运用研究院独创的快充石墨负极技术,可将新能源汽车单次充电时间缩短至20分钟。

  “在传统赛道按部就班,我们永远是追赶者,要想实现超越,必须选择新赛道。”共青城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李陈根告诉记者,早在2021年,共青城就在开始布局“1+3+3”的产业框架。其中,第二个“3”分别是低空经济、低碳经济、数字经济,而未来能源作为低碳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入选国家低碳城市试点的共青城高度契合。

  “大家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我们就有走在全省乃至沿海发达地区前列的可能。”李陈根充满信心地说,一大批科研院所的入驻,为这座年轻的城市注入了创新“基因”。南昌大学共青城光氢储技术研究院,吸纳了来自全国光伏、氢能、储电和电力系统的多名权威专家,以技术赋能共青城光氢储产业园,已培育或有技术合作企业10余家。

  对此,省科学院科技战略研究所副所长冯雪娇也认为,抢抓第三次能源革命机遇、前瞻部署未来能源新赛道,是我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构建江西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重要一环。

  “我省正处于由工业化中期向工业化后期加速突破的关键发展阶段,选择未来能源作为未来产业之一,是推动新能源产业稳健接续发展的迫切需求和关键所在。”冯雪娇说,江西锂、铜、稀土、铀等资源储量丰富,具备发展新型储能、新能源风电、先进核能等能源产业的物质条件。同时,冯雪娇也表示,江西地处内陆,与发达省份相比,在能源产业领域缺乏国家级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和领军人才(企业)。

  拥有200余人的储能专业人才团队,硕博占比超40%;形成自有BMS、户用储能、台区储能、储能检测在内的多项产品技术体系;参与编写了多项储能标准……中国电建集团江西省电力建设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西电建公司)党委书记半岛官网、董事长邹胜萍认为,发展未来能源产业,新型储能发挥着重要作用,其可在电力运行中发挥调峰、调频、黑启动等多种作用。

  2017年以来,江西电建公司深入研究铅碳、锂电、液流、飞轮等多种储能技术,逐步形成自有特色的储能系统解决方案,项目实践案例涵盖电源侧、电网侧、用户侧等场景。同时,及时跟进市场变化布局新业态,重点研究源网荷储协同优化技术,促进智能微电网、能源互联网等新型能源系统发展,加快构建新型能源体系。

  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半岛官网,江西已经在路上。前三季度,我省风能、太阳能、水力发电量合计同比增长6.6%,火力发电量同比下降3.0%,清洁能源发电量呈现较快增长。

  “这些锥形瓶里放的是同一种菌,我们通过基因编辑或物理诱变,对菌种做了不同的处理。”10月24日,在南昌大学食品科学与资源挖掘全国重点实验室,谢明勇院士团队成员、研究员胡婕伦指着摇床里的锥形瓶介绍说:“通过摇床的摇晃,微生物能够跟培养基的成分结合得更紧密,锥形瓶内颜色深浅不同,说明多糖产量不同。”

  生物技术领域的竞争说到底是科技创新的竞争,在合成生物学领域,菌种是“卡脖子”的核心技术。谢明勇院士团队主要从事食源性多糖与果蔬发酵研究。经过长期科研攻关,已突破多糖结构表征与功能评价、果蔬发酵菌种高通量筛选、高活性菌剂规模化制备等关键技术瓶颈,创制出“安全、营养、美味、健康”的益生菌发酵果蔬和改善胃肠道功能系列健康产品。目前,研发成果已在江中食疗、新疆天苗、蜡笔小新等全国100多家企业转化应用,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

  “在生物食品领域,尤其是功能营养品生物合成及其功能食品的开发方面,江西具有良好的前期基础。”胡婕伦说,“江西还应加大对功能食品生物制造持续攻关并推动功能食品产业化,提升功能食品制造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促进食品产业升级。”

  在江西唯铂莱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展厅,记者看到了合成生物学的另一种应用。展示橱窗内摆放着衣服、化妆品、药品,甚至电子线路板等物品。很难想象,组成这些物品的原料,有一部分是由微生物发酵而来。

  “我们生产的烟酰胺、羟基酪醇等产品在日化、食品领域销售得非常好,公司团队研发的生物卤化技术和生物合成天然蓝色素在业内都处于领先地位。”该公司行政人力总监向勇说。

  近年来,合成生物学技术不断突破创新,基因编辑、酶定向进化等众多技术不断应用。绿色生物“智造”不仅可以进一步降低成本,而且生产过程更加安全环保。

  向勇解释说,以青蒿素为例,如果用传统方式生产,5万亩黄花蒿从种植到提取青蒿素,需要半年多时间,而利用微生物发酵,得到同等数量的青蒿素,只需要10个100吨的发酵罐生产约两周。

  “合成生物学在未来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很多天然成分都可以通过合成生物学技术实现大规模量产。”唯铂莱生产副总经理王彬说。目前,唯铂莱在赣江新区的生物智能工厂一期、二期项目已陆续投产,预计年产值将超过5亿元。

  2022年,《“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明确提出打造国家生物技术战略科技力量,加快突破生物经济发展瓶颈,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浙江、深圳等地已将合成生物列入未来产业重点发展方向,各地纷纷加快布局。

  “以合成生物学等技术为基础的生物制造,能够颠覆传统的物资获取渠道和变革生产制造方式,是未来战略中的关键产业之一。”省科技厅产业科技三处三级调研员曹唯民表示,江西在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食品等领域均具备较好的科技力量支撑和重大场景需求。在此基础上,我省还将在契合领域持续锻造生物科技和生物制造产业核心竞争力,实现抢位发展、错位发展。

  通过压力传感器触摸人体跳动的脉搏,用高清相机捕捉舌象,再辅以人工智能算法提供诊断建议……10月25日,记者在赣江新区看到,一台由赣江中药创新中心研制的智能四诊仪,将“望、闻、问、切”这一传统中医问诊方式变得数字化、智能化,为人们带来中医诊疗的全新体验。

  拥有健康,才能赢得未来。俯瞰赣鄱大地,生态环境质量位居全国前列,森林覆盖率达63.35%,中药资源得天独厚。作为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之一,我省充分利用政策优势,打造中医药创新支撑体系,培育一批特色明显、优势突出的中医药品牌。目前,全省建成9个中医药领域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以中医药为主体的百亿元产业集群达6个,年销售额过亿元的中药品种达37个。

  省卫生健康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我省深挖中医药文化底蕴、资源禀赋,为布局未来健康产业打下了良好基础。我省布局发展未来健康产业,不仅为中医药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带来新的机遇,同时也符合国家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目标。

  坐落于赣江新区的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健康产业研究所,是中国中医科学院在国内设立的首家实体分院。“江西拥有丰富的中药资源,如何促进本土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是我们研究的一项重点。”研究所科研教育处负责人落艳娇介绍道。

  自2021年10月成立以来,研究所与省内多家企业合作,构建了中药资源多维评价和优良品种选育体系,解决了中药材规模化栽培不成熟、发病率较高、有效成分较低等问题。同时建立微生物种质资源保藏库,目前已储藏细菌菌株847株、线株,为健康领域产品开发提供了原料基础。

  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不断迭代,加速了制药企业数字化转型,为未来健康产业发展增添了“想象力”。

  江西南昌济生制药有限责任公司打造的道地药材产业链数字化管理云平台,实时监控着多个省内外药材种植基地的生产数据。“传统的种植模式,很难管控药材的整体品质和价格。我们建设的中药材GAP种植基地,搭载了数字化管理云平台半岛官网,实现从‘一棵苗’到‘一片药’全生产流程管理,目前基地范围已扩大到贵州、河南、山东等地。未来,质优、价稳、量足的道地中药材将越来越多。”该公司生产总监邓麟凤说。

  未来健康产业是与民生关联的重要产业。眼下,我省全力推进基层人工智能辅助智慧医疗系统(以下简称智医系统)建设项目,让新型医疗服务供给日益丰富。

  在南昌市红谷滩区九龙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名“AI大夫”正在为患者看病。医生借助智医系统内的AI辅助诊断技术,迅速调取患者的病史、病历等信息,免去了不必要的重复检查。智医系统中的智医助理功能,还能识别1100多种病例,在诊疗、用药上为基层医务人员提供参考。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加速到来,老年人的健康需求,也成为未来健康领域产品研发与技术创新的动力。“我们组建了专门的研究团队,针对老年群体中高发的心脑血管疾病、老年抑郁症、骨质疏松等建立关键技术评价体系,开展中医药大健康产品研发。”落艳娇说,相信在未来,各种各样的新产品、新技术、新应用将更好地守护群众健康。

  电子显示屏“凭空消失”,其呈现的画面转而悬浮在空中,用手指触碰就能实现交互操作。不久前举行的第四届赣商大会上,江西像航科技有限公司展示了一款无接触电梯按键终端,通过无介质全息技术将科幻场景照进现实。

  去年8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四部门印发新产业标准化领航工程实施方案,提出未来显示等9个未来产业标准研究方向。“未来显示是一个涵盖多种新兴显示技术和应用的领域,也是我省电子信息产业向未来衍生的重要方向。”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书记、厅长应炯表示,依托我省首个万亿级电子信息产业,布局培育未来显示产业,既切合我省产业发展基础和发展趋势,也符合国家未来产业发展导向。

  2023年,全省显示产业实现总营业收入约1000亿元,占电子信息产业总营业收入的十分之一左右;LED产业目前已形成集外延、芯片、封装、模组、应用于一体的LED产业全链布局,正在向多元化、专业化、精细化领域升级。

  在江西兆驰晶显有限公司展厅,公司副总经理杨长方从大屏上取下其中一块显示屏,又随手装上。“公司颠覆传统LED显示模组制造工艺,采用COB倒装工艺生产Mini LED显示模组,具有成本低、显示清晰、性能稳定的特点,有很大的发展潜力。”杨长方说。

  “随着LED显示技术成熟及成本下降,LED显示正在向室内外各类大屏显示快速渗透。”南昌高新区科经局工信科科长曾祥胜表示,以Mini/Micro LED为代表的微显示技术,是南昌未来显示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作为拥有自主创新硅衬底LED技术的生产企业,晶能光电股份有限公司在全球率先将其大规模产业化。“企业正加大力度开发硅衬底Micro LED技术,这是企业进入未来显示产业的前瞻性布局。”公司副总监王琼告诉记者,这项技术可以应用于AR眼镜、大屏显示、万级像素的矩阵式车灯,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以10年至20年的维度来看,LCD加Mini LED背光显示和Micro LED直显两个领域叠加,极有可能成长出一个5000亿元以上规模的市场。”江西沃格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易伟华认为,未来显示行业发展,将有效带动国内现有LCD产能释放以及LED行业发展,同时有效提升国产化率,实现我国半导体新型未来显示弯道超车。

  今年8月,南昌出台未来产业发展行动计划,将未来显示作为布局未来产业的重点赛道之一。南昌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电子信息科科长熊瑾告诉记者:“下一步我们将引进相关企业,重点发展硅衬底LED芯片、元宇宙全息光学器件、新型显示、下一代移动通信等产业,加快Micro LED显示关键技术突破并实现产业化。”

  随着5G、AI、近眼显示交互等技术快速发展,虚拟现实产业也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发展好虚拟现实可以更好驱动未来显示产业升级。”中国移动虚拟现实创新中心董事长黄圣明说,“我们将积极推进VR+融合创新,助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的数字化变革。”

  11月2日,2024中国航空产业大会暨南昌飞行大会在南昌瑶湖机场开幕,今年大会新增了低空经济主题展示区,110余家知名企业参展。

  从大中型飞机到小微飞机,从载人飞机到无人机,天空中新增了许多身影,全球航空产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赛迪研究院发布的《中国低空经济发展研究报告(2024)》显示,预计到2026年,低空经济规模有望达到10644.6亿元。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发展通用航空和低空经济’,省委十五届六次全会确定未来航空为未来产业培育的重点领域之一,这都为我们抓好未来航空培育工作指明了方向。”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书记、厅长应炯说。我省凭借深厚的航空产业底蕴及前瞻性的战略规划,力图在这新风口中展翅高飞。

  “提前布局未来航空产业非常有必要。”在南昌航空大学教授熊俊辉看来,虽然江西航空制造业有扎实的基础,但面对低空经济的发展热潮,如果不抢占先机,就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掉队。

  景德镇作为全国通用航空产业综合示范区和直升机产业示范基地,众多航空研发制造企业汇聚一堂。“目前01架技术验证机已经完成总装下线,计划月底实现首飞。”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总设计师邓景辉透露,景德镇直升机厂正在开展3吨级全电驱动垂直起降飞行器技术验证机的研发,争取早日实现产业化。

  我省“涉航”企业纷纷加大研发投入,推动产品和技术升级。江西锐威科技有限公司依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江西研究院,研发出三维工业CT为代表的智能X射线成像检测技术与装备,打破了国外技术封锁,实现了全国产化,进一步助力航空领域的制造与维护。

  “我省将积极争取在赣布局建设无人机实验、检测等测试试验适航生产性服务业,提升制造产业链附加值。”应炯说。

  在赣州低空经济产业园,每天都有无人机产品进行升空测试,繁忙时一天内20余架航空器同步试飞。“这里拥有国内首座工业级无人机射流式风洞试验室和无人机综合检测试验室,可为无人机生产企业提供从研发、生产到测试全流程服务。”赣州市南康区无人机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钰说。2023年以来,赣州区域内无人机飞行6万架次,里程超1.5万公里。

  “大飞机、直升机等航空产业优势不能丢,锂电、电子信息等配套优势也可以加以利用。”省发展改革委高技术产业处相关负责同志告诉记者,我省积极探索将赣州、宜春等地的新能源产业优势与航空产业相结合,努力发展航空电池、电机、电控等核心配套产业链。

  在距离赣州低空经济产业园30多公里外,孚能科技(赣州)股份有限公司的新厂房热火朝天。作为中国首批实现三元软包动力电池量产的企业之一,该公司生产的锂电池被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无人机等领域。“现在低空经济市场呈现百花齐放的状态,我们公司的业务也从专注于汽车电池向无人机电池方向拓展。”孚能科技副总裁、研发院院长姜蔚然说。(杨碧玉 李耀文 朱兆恺 董文涛 陈晖 殷琪惠)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

扫一扫关注 集团官方微信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