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官网信息技术论文范文10篇
半岛官网课程资源是指形成课程的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现代信息技术的开发在于突破传统课程的狭隘性,在相当程度上突破时空的局限,网上充足的信息可以使思路更开阔,多媒体强大的模拟功能可以提供实践或实验的模拟情境和操作平台,网络便捷的交互性可以使交流更及时、开放,所以我充分利用网络这一巨大的信息载体,进行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内容重组,通过网络使学生以独特的方式学习,使学生可以在适合自己的时间、地点获得相关学习资料。如在进行环境教育时,我提出让学生在网上搜集近几年在社会上人们比较敏感的“非典”“禽流感”资料(图片、文字都可),然后我对他们的资料进行整合,重组,以“追溯求源”为题,让学生重新认识这些资料,学生从比较中认识到了环境破坏的危害,然后我又让他们调查一下周围的环境状况进行分析,写出调查报告。这样学生保护环境意识增强了,是网络知识让学生对环境问题有了深一层的认识。
我们在准备教案时,需要大量的资料及信息源。在传统的教学中,这种资料主要是通过书本、图片、录音和录像等有限的手段向学生传输信息,这样的信息来源显然是非常有限的,而且缺乏灵活性、方便性和交互性。随着电脑技术的普及,我们可以通过电脑自己制作,或通过光盘、网络等途径获取文字、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多方位信息用于课件制作,使教学内容更丰富、更精彩,教学方法更多样、更灵活,教学效果更明显、更有效率。
现代信息技术深入教学内部,使课堂结构模式发生了变化。我们提倡推举课堂结构的优化,目的是使教学“低投入,高效益”,因此要对现代信息资源作认真分析,努力发挥媒体的特长,与其他教学手段取长补短,相互补充,交融成一个新的整体,为构建的课堂结构服务。
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迁移,学习内容与现实的逼真度越高,刺激度越强,迁移效果越好。通过精心准备,教学中我们可以借助电脑、DVD、投影仪等先进的多媒体手段,向学生展示图、文、声、像相结合的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打破了沉闷教学空间和单一的学习模式,激活了学生的感官和思维,把课本的知识还原成了丰富、生动、形象、逼真的立体世界,从而可以优化课堂教学,增大课堂容量,提高教学效果。如教《火烧云》一课时,有部分学生对火烧云无概念,这可是理解内容的一个大困难,于是在音乐氛围的烘托下,从网上下载的一张张火烧云多姿多彩的图片展现在眼前,在同学们喝彩和赞叹声中,这一难题迎刃而解,同时也理解了火烧云颜色、形状多的特点。至与火烧云颜色、形状变化快的特点,放一段相关的动画课件,惟妙惟肖的意境之下,课文内容与画面相结合,学生不但理解了内容,同时也感受到本文语言的魅力。、现代信息技术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摇篮
1998年2月14日在北京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在世界先进民族之林。”在知识经济时代,无论是对知识的发明、学习、理解、消化和掌握,还是对知识的传播、运用、分配和再生产,都必须依靠人的创新能力。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为我们培养创新人才提供了直接的、有效的契机,信息集约化、综合化、高智能化的特点,体现了信息社会对个体创新性学习能力的挑战与激发。面向21世纪的语文教学,不能不顾及这一宏观背景,因此,21世纪的语文教学,将是一个在信息网络系统中以“开展语言创新活动”为核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目的的知识创新工程。
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形式具有多样性。一方面,教师可以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科学化,另一方面,就学习者来说意味着更多的主动与自由,学生可以在特定的学习场景中,通过人机交互、信息反馈,提高学习能力。
多媒体电脑实现了学生随机交互式访问的学习路径,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了多种认知途径,这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强化了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能动性。但是如果我们的语文教学仅仅满足于人机交互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还是很不够的,因为在这样的人机交互中,学生阅读的创造性思维品质的训练并未全部完成,阅读理解还是表层次的。因此,如何应用计算机技术的综合化、集约化、高智能化的特性,开展语言创新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便成了摆在新世纪每一位语文教师面前的迫切任务。
在这里,“语言创新活动”不能简单地认为就是把大量的信息再现给学生或让学生简单地读取,而是使学生以探索式、创造式的姿态介入语言活动中。许多学校在这方面做出了成功的范例。如安徽师大附中肖家芸老师,充分挖掘学生的智慧和潜能,指导学生制作课文录音磁带(含配乐朗诵、分角色朗诵),建立“安徽师大附中学生课文录音制品”档案;发动学生为课文制作辅助性的插图或表格,激发学生的创意;鼓励学生为多媒体教学制作简单的课件。这一系列创造性的语言活动,从根本上打破了学生被动的、因创造性思维受压抑而导致的沉闷局面,促进了学生创新思维品质的形成。这些成功的范例,对我们开展语言创新活动有着深远的启迪意义。
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的目标是: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中小学教学方式的根本性变革。它的基本思想包括三个基本点:要在以多媒体和网络为基础的信息化环境中实施课程教学活动;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信息化处理后成为学习者的学习资源;利用信息加工工具让学生知识重构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是一种思想、观念的变革,其理论基础是皮亚杰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Piaget’sConstructiveLearning)。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思想是:知识不仅仅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于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由于学习是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另外,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也就是说,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
另一种是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Bruner’sDiscoveryLearning)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认为,学习强调的是学生的学习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过程的积极的探究者,教师的作用是创设一种学生能独立探究的环境,而不是提供现成的知识。学习的目的是要学生参与建立学科的知识体系的过程,学生应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来,真正的学习来自个人的发现。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关键是教师的教学思想。如果教师固有的教学观点和思想一成不变,教师就会把计算机当作传统教学方法的附属物,不能很好地发挥计算机的独特潜力,只能用它作演示或练习用。具体地来说,要发生四大转变。
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要从知识的讲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学生活动的导演者;学生地位的转变:学生要从被动听讲的接受者,转变为主动参与的学习主体;媒体作用的转变:把媒体从原来作为教师的演示工具,转变为学生的认识工具;教学过程的转变:把教学过程从传统的逻辑分析讲授过程,转变为让学生通过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和意义建构过程来获得知识、培养能力。
《英语课程标准》要求:“英语课程要力求合理利用和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给学生提供贴近学生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时代的内容健康和丰富的课程资源;要积极利用音像、电视、书刊杂志、网络信息等丰富的教学资源,拓展学习英语的渠道;积极鼓励和支持学生参与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英语课程资源越来越多的呈现多媒化、网络化。如:有了信息技术的整合就可以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形象、化远为近、化过去为现在,使课程的学习融声音、图象、文字、视频、动画等于一体极大地刺激学生的各种感官,提高学习效率。特别是Internet的发展,可以使更大范围的英语资源为教学所用。如:我们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访问各种英语学习网站、阅览电子书刊、访问虚拟图书馆来进行自主学习;学生们还通过办电子板报、做个人英语网页与中外的学子进行交流。利用信息技术,学生还可以进行网上在线学习或补习。总之,有了信息技术的整合就有了更具人性化的英语课程资源,就能真正打破以教材为中心的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
英语新课程倡导“任务型”教学途径。所谓的“任务型”的教学是指通过学生学习英语知识、运用英语知识来达到“能做某事”的目的。在“任务型”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思考、调查、讨论、交流和合作等方式使用英语完成任务。其教学基本特征是“课堂教学交际化,交际教学活动化,活动教学任务化,任务教学真实化,课外作业项目化,评价方式过程化。”
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多媒体教学与“任务型”教学的整合是极为方便的。从理论上看,“任务型”教学的理论基础是社会语言学、习得与互动理论、人本主义心理学和杜威的实用主义认识论。而多媒体教学的理论基础:建构主义理论也是吸收了上述理论中的合理部分而建立的。他们在教学上有共同的理论基础,都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新知识必须依靠学习主体在自己原有相关背景经验的基础上建构,”都强调“意义侧重(meaning-focused)”。从实现的形式来看,他们都认为教学任务“应在一定的情境下完成”。
信息技术可以为“任务情境”或“问题情境”的创设扫清障碍。因为它能为学生提供一个完整、真实的问题背景,以此为支撑物启动教学,满足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减少知识与解决问题之间的差距;同时支撑物的表征、视觉本质又促进了学习共同体中成员间的互动、交流,即合作学习,驱动学习者进行自主学习,从而达到主动建构知识意义的目的。合理地应用信息技术于英语教学,还有利于将设计的问题具体化,还原知识的背景,恢复其原来的生动性、丰富性,从而便于学生的“意义”建构。
学习策略是指学生为了有效地学习和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和步骤。英语学习策略主要包括:认知策略、调控策略、交际策略和资源策略。教师可引导学生充分利用网上资源,如借用网上的图片、图表、图象等非语言信息进行理解和表达,改进认知策略;在调控策略方面,可培养学生自觉地控制整个学习过程。比如在网上搜寻资料、使用远程数据库和文件、与学伴进行在线交流、获得在线咨询、在线支持。学习者通过问题的解决方式,完成学习目标,在此过程中逐渐掌握对信息进行有效的检索、评价、管理方式和方法,进而改善调控策略;在交际策略方面,我们可鼓励学生上网和美国、英语等以英语为母语的学习者进行交流,以提高他们的英语交际水平;在资源策略方面,我们可以告诉他们一些英语学习网站,扩大其资源范围,让学生感受自我获取知识、自我更新的快乐。公务员之家:
学生的学习方式主要包括学习感觉通道和信息加工习惯两个方面。学习感觉通道是指学习者偏好和擅长的感觉方式是什么,例如,有的学习者偏好利用视觉来获取信息;有的偏好利用听觉获取信息;有的则偏好动手(触觉)。在一个班级中,学生们所偏好的感觉通道各有不同,教师在选择课件和使用课件时,要照顾到不同学生的个别化特点,将讲解(听)、呈现(看)和动手(触觉)几种教学手段有机地结合起来。至于信息加工习惯,有的学习者是冲动型的,喜欢凭直觉,思维的跳跃性较强;有的是反思型,遇事总是爱反复深思熟虑而后才作出判断。有的是场独立性的,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有的则是场依存性的,容易受他人的暗示。有的偏于聚合式思维,善于分析问题;有的则偏于发散式思维,创造性较强。学生的这些学习方式上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学生的学习过程。教师运用信息技术整合课堂教学时,若能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在交互性、即时反馈功能和个别化方面的潜在优越性,就必然能更好地适应学生的这些特点,实现学习方式的个性化。
随着我国银行改制的深化和发展,银行间的竞争日益加剧,银行的信息基础设施和业务系统不断进行升级和发展,银行内部信息技术部门对这些系统管理也越来越困难。而银行IT外包服务的出现能够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银行IT外包服务是指银行以合同的方式委托IT服务商来为其提供信息系统或信息技术服务的一种实践或管理策略,它也引申为雇佣外部组织或个人来发展企业内部的信息系统的行为,使银行能够以更富有效率、低成本、低风险的方式完成某项信息技术任务。常见的银行IT外包涉及银行通信网络管理、银行信息系统运作和管理、应用系统开发和维护、备份和灾难恢复等。IT外包在构建银行核心竞争力、节约项目成本费用、加速信息化建设的进程中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1.专业性与复杂性,银行信息技术融合了目前世界上各种先进的信息理论和技术,信息设备包含多家厂商的高、中、低端产品,IT系统结构设计、技术运用和生产配置均采用IT技术领域先进模式。
2.影响范围,银行IT外包服务范围涉及银行总行及各级分支机构,影响多种重要业务与应用系统的生产运行。
3.实时性,银行信息系统所承载的许多银行业务与应用系统直接面对客户,提供实时服务与交易功能,因此必须保证系统的连续稳定运行。
4.服务不间断性,根据银行业务的特点和需求,必须全年365天每天24小时不间断对项目进行实时运行操作服务。
5.流程管理,银行IT外包服务要严格按照相应的日常操作手册、日常监控流程、故障处理流程、系统变更流程等工作流程与规范进行。
6.报告机制,在运行操作服务中要有完善的报告机制,对银行IT系统日常运行状况、投诉与响应、故障处理与分析、系统变更与备份、数据分析与统计、综合评价等相关信息与数据均要按照合理的流程与科学的形式进行报告。
7、安全与保密性,银行IT系统支撑了从内部的办公自动化系统到核心的交易系统,这些系统是银行的命脉,对其数据的安全是非常高的。除此外,涉及到这些系统的相关文档、资料都属于非常机密的内容,需要分级使用。
根据IT服务的理论,结合IT服务的经验,从以下四个方面为IT外包服务提供保障:
在ITIL(ITinfrastructurelibrary)有关IT服务的最佳实践理论中,技术是IT服务的三大要素之一。没有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就无法进行运行维护的正常开展。技术的支持能力包括对技术本身的支持服务能力和服务的技术能力两个层面。前者是对各种IT技术的掌握程度,后者是能多大程度上把IT服务理论贯彻到实践中去,产生符合用户实际情况的最佳运行和维护操作。2.从管理层次上提供保障
未实施银行IT外包服务之前,系统运行维护的风险主要是技术上的风险,管理上的风险较小。实施IT服务外包后,由于维护人员不是银行内部职员,从本质上讲是将技术服务的风险直接转化成服务管理上的风险。因此,在IT服务商和客户之间建立有效的管理界面,是IT外包服务之核心所在。
成功的银行IT外包服务需要对系统的全面掌握和对服务管理流程的明确制定。对服务提供商来说,这些要求的实现均需要一定的时间。(1)接手外包服务的过渡磨合期,服务提供商在接手任何一项外包服务前,需要首先深入项目各个环节,详细调研和理解现有项目的服务内涵,包括服务的内容和指标、人员、流程和系统架构,为后期与用户一起制定服务的接收、整合和管理提供基础。(2)循序渐进的管理过渡,围绕保障服务持续性的要求,服务提供商需要对服务管理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和新的建议及时做出相应的调整,优化整个服务项目的流程、管理、人员等内容。
银行对外包项目的控制力度是通过管理流程来实现的。管理流程明确规定双方的责任点、工作汇报机制等。服务商必需做到两个方面:服务的透明性和伴随知识(知识库)为用户所有。服务透明是指服务商不能为外包服务项目设置壁垒,银行通过工作汇报、文档记录、服务流程很容易的掌握服务项目。伴随知识是在服务的过程中形成的各种知识库。知识库是非常重要的技术资源,服务商在服务过程中建立的知识库产权应该归银行而不是服务商。这样将降低银行更换服务商的风险。
银行的IT系统对安全性要求非常高,一旦将某个系统包给服务商,需要特别重视保证银行的数据安全。可通过三种途径来达到这个目的:(1)通过法律手段签署用户、公司和个人三方保密协议,运用法律手段约束服务商对用户数据进行保密,在保密协议中需要明确规定对于因泄密而造成损失的赔偿方式;(2)通过管理手段:需要通过管理手段实现对用户数据进行保护;(3)通过技术手段:结合业界的先进技术工具,做到对关键配置更改的审计和跟踪。
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增强学生的信息意识,学会使用与学习和实际生活直接相关的工具和软件,能够与他人协作或独立解决相关的问题等。通过对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发现,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查看中小学学生的信息技术开设的时间发现:有的学校小学二、三年级开始,有的学校小学四、五年级才开始,这就导致了不同地区学生在学习信息技术课程的时间起点上是不同的。对于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材内容的讲述,通过调查统计发现,像Word、Excel、PowerPoint这些内容分别有84.14%、28.28%、39.31%的初中生在小学阶段都学过。看来升入初中后仍要重复学习这些内容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在访谈中得知许多被采访者认为重复学习是没有必要的。编写教材时为照顾起点低的,导致不同学段教材内容上的反复,教材建设的不合理。
随着我们国家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近年来各中小学都相应开设了《信息技术》这门课程,但是由于这门课程在初中开设的时间还很短,使得有些学校的领导以及相应的教师对信息技术教育在意识上不够重视。
从和教师的交谈中就能感觉到他们的观念还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他们始终将学生的成绩、升学率作为评价学校教学水平的唯一标准,从而并不重视信息技术教育课程的建设。这在问卷统计中也有所体现,只有15.91%的学生认为学校很重视信息技术课,并能经常举办有关信息技术知识方面的竞赛。84.09%的学生认为,学校只能保证信息技术课按时按量完成,重视程度还是不够。比如在小学组的问卷调查中,42%的学生认为,在期末复习阶段信息技术课通常是让给其它主课、自主自习等。而通过对初中信息技术教师的走访得出,由于初中生面临着升学的压力,学校只将注意力集中在考试的主科科目上,大多数的中学信息技术课教师在讲完每节课程内容后都会留出10多分钟让学生做其它课的作业。由此可见,由于信息技术教育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和阻碍了其发展。
有24.3%的初中学生认为学校机房机器配置太差,有的甚至都开不了机,30.56%的学生反应电脑上安装的软件基本都过时了,更严重的是有9.03%的学生选择不怎么上机,机房就是一个摆设这个选项。这就说明学校的硬件设施并不完善。
信息技术学科教师对信息技术这门课承担着重要的责任与使命.但是,在很多中小学里,他们的地位和现状却令人担忧,甚至被视为“”。在这样的情境下,他们很难在教学模式、评价体系等方面做出创新和改善。
通过对问卷调查的总结,有35.66%的学生认为其学校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技能仅仅是一般水平,4.2%的表示学校的信息技术教师是中途转岗过来的,没有专业知识技能,甚至有22.08%的学生说在上信息技术课时,教师都不讲课,只是让学生自主学习或上网。
通过调查发现,信息技术课程教师的讲课方式仍然是传统古板乏味的方式,甚至板着脸,教师的教学模式单一。有14.8%的学生认为自己都是被动地听课,仅有30.34%的教师使用“讲练结合”的方法。
在我国应试教育的前提下,主要还是以考试作为评价的主要手段,但是从问卷调查中发现,15.28%的学生反应信息技术课程每学期都不考试,这就造成了不考试的科目难以发展的局面。而在访问中发现,有的学校的即使是考试,其评价方式也只是停留在上机考试或考卷考试。评价的体系单一不健全。
初中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存在很大差异。初中生来自于不同小学,由于在小学的课程中没有统一的要求和规范,学生的个体差异,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理解能力、运用能力等等都不相同,这也使得学生信息技术水平的不同。
在小学组的问卷调查中显示,很喜欢上信息技术课的占69.4%,但有38.8%的小学生认为信息技术课程教师讲课刻板无聊,对这门课不感兴趣。教师的教学方法无疑扼杀了学生最初对信息技术的兴趣。有4.29%的初中生对信息技术课程没有兴趣。这只是以200份调查问卷为基础,似乎数据的比例不高,但是若把受访者的数量扩大,想必会是一个惊人的数字,所以培养学生的兴趣成了当下刻不容缓的事。
编写教材时,从小学到初中阶段要有统一、明确的教学大纲。在全国范围内统一编写教材,统一信息技术课程开课的起点。即便有些内容需要重复,但要保证这些内容是从小学到初中、从初中到高中的加深巩固,而不是没有意义的重复。
首先,要实现观念的转变,要把信息技术作为学习的工具,而不仅仅是学习的对象。信息技术的应用要与其他学科课程进行整合,让学生们能学以致用,并把信息技术作为工具以促进其它学科的学习。其次,配备齐全完备的机房设施,及时更新计算机上安装的软件,定期维护计算机。最后,各学校应当把信息技术课程列入学校的正式考试科目,从而激发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学校应加强信息技术教师师资培训,提高信息技术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这样,可以使信息技术教师及时地提高自己的知识和教学能力。学校还可以招收计算机能力很强的专业人员进校,并对在校的信息技术教师进行定期的信息技术培训,通过培训学习,提高教育教学效率。
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初中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等因素,根据课程本身的特征,充分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采取差异教学模式,让学生能在学校的信息技术课程中有所得所获。在初中学生入学时,可以对每一个学生进行摸底考试或问卷调查,了解他们的信息技术掌握程度,了解他们的兴趣和动向。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程度不同的组,为不同程度的学生安排难度不同的任务,满足每位学生的需求,对学生进行差异教学,从而激发不同程度学生的学习兴趣。
评价过程不能只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还可以使评价方式多样化。比如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书面作业、实践作业、课题讨论、小型调查研究等以各种形式进行考评。这种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可以为学生与教师之间客观有效的反馈提供了保证。
20世纪以来,在世界范围内兴起了一场新技术革命。其影响之广泛,意义之深远,是以往任何一次技术革命所不可能比拟的。过去的工业技术革命,均是为了把人类从沉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是人类体力的增大与外部器官的延伸;而这次技术革命,却是把人类从繁杂的脑力劳动中摆脱出来,是人类脑力的增大。古生物学家斯蒂芬·古尔德(Stephen.J.Gould)曾经写道:“我所读到的生命史,是一连串稳定状态,其间有少数迅速发生的重大事件所界定的间隔,并借此建立了一个稳定状态。”[1]这个历史的间隔即所谓的技术革命。虽然人们对技术革命的存在及历史地位予以承认并达到一致,但对于技术革命特别是20世纪以来所发生的新技术革命的划分以及起始时间,在认识上仍有相当差异。人们从不同的认识角度,用不同的认识方法,对客观历史进程作出多种不同的描述。然而由于科技革命不仅是研究科技历史的重要工具(例如,世界古代科学史与近代科学史的分期线年,即哥白尼的伟大著作《天体运行论》的出版,这也是第一次科学革命的开始),也是研究社会问题的基点之一。这是因为它不仅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经济、政治领域的变革,也影响了人类生活方法、思维方式的发展。因此对上述问题的澄清和界定,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
当今学术界,对于上述新技术革命的称谓,至今还是见仁见智,莫衷一是。迄今为止的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科技革命,称谓竟没有为世人基本认同,似乎与其伟大意义难以相称。总结众多学者的描述,这场新技术革命常见的称谓有:“现代科技革命”、“新技术革命”、“第三次浪潮”、“第三次或第四次科技革命”及“智能技术革命”等几种提法。这些称谓都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指征这场科技革命,但让人总觉有所不足。鉴于以下理由,我们将这场新技术革命称为“信息技术革命”。
理由一:“现代科技革命”中的“现代”和“新技术革命”中的“新”这两个词都是时间概念。“现代”一词对于现代的人们可以确切地知道它所指的内涵,但几百年以后,仍用“现代”来指征这场科技革命,则就难以切中了。而“新”字,今天可以称“新”,他年可能应该称“旧”,因此,也没有揭示这场科技革命的基本特征[2](P9)
理由二:“第三次浪潮”、“第三次或第四次科技革命”中的“第几次”这个次第数字只能说明这次科技革命相对于前几次科技革命所发生的排序,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仅从字面上也不能指征这次科技革命的基本特征。况且,究竟是第几次,标准也不一样。
理由三:按照技术功能论的思想,信息技术就是一切能够扩展人的信息器官功能的技术。具体包括有关信息的产生、收集、交换、存储、传输、显示、识别、提取、加工和利用等技术,其中最重要的是传感技术、通信技术、智能技术和控制技术。而在这四项信息技术(又称信息技术四基元)中,通信技术和智能技术处在整个信息技术的核心地位,而传感技术和控制技术则是核心技术与外部世界的接口。目前为止甚至还有人提出广义信息技术的概念,把信息技术的的基础技术(指新材料、新能量技术)、支撑技术(指机械技术、电子与微电子技术、激光技术和生物技术等)和信息技术的应用技术(即应用在经济、社会领域的各类具体技术)也包括进来。例如,曼纽尔·卡斯特就认为:“我把遗传工程及其日益扩大的相关发展与应用,也包括在信息技术里。这不仅是因为遗传工程的焦点是对生物信息符码的解码、操纵,以及最后的重组,也是因为生物学、微电子学和信息科学无论在应用与材料上,甚至更基本的概念取向上,似乎已经彼此汇聚互动。”[3](P6)
一般来说,新技术革命自兴起至今大致经历了两个基本阶段(见下文的讨论),20世纪40-50年代是新技术革命的形成阶段,其主要标志是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和空间技术的诞生,其中计算机技术开辟了人类智力的新纪元。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新技术革命进入全面发展的新阶段半岛官网。其主要标志是信息高速公路,即网络技术等。网络是现代通信的新表现方式,从技术的角度来看,网络是由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等技术相结合而成。
我们把整个世界作为—个庞大的通信系统,通信与计算机的关系应被确认为,计算机与通信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而不是把通信看作是计算机的设备。智能技术是思维器官功能的延长,仅包括计算机(软件和硬件)技术、人工智能专家系统与人工神经网络技术。所以,“智能技术革命”不足以指征这场新技术革命的基本特征。况且智能是与体能相对应的概念,这正像我们没有将“蒸汽技术革命”和“电力技术革命”称谓为“体能技术革命”一样,同样也不能将这场新技术革命称谓为“智能技术革命”。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是新技术革命的重要标志。以微电子技术为基础的计算机技术与光纤通信技术结合在—起,形成了新技术革命的核心,它目前是新技术革命的主导技术。我们知道技术革命就是指人类改造世界的技术手段的巨大变革,是旧技术体系的扬弃,新技术体系的确立,实质上就是不同历史时期起主导作用的技术以及以主导技术为核心的技术群的更迭过程。因此,如果把前两次技术革命依次称为“蒸汽技术革命”和“电力技术革命”的话,那么这场新技术革命就可被称为“信息技术革命”。
人类的技术革命之产生可以追溯到由新石器时代向青铜时代的过渡时期,这一次伟大的转变被西方的一些学者称为第一次浪潮,而完整意义上的科学技术革命则是发生于近代史上的事情。因此本文对于科技革命的考察是从近代科技革命入手的,类拟于信息技术革命的称谓,近代历史上究竟发生过几次科技革命,目前也有不同的观点,但比较有代表性的说法主要有四种,即二次说、三次说、四次说及多次说。
二次说认为,第一次科技革命是18世纪起源于英国的工业革命,标志是在牛顿力学和热力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蒸汽技术及其广泛的应用;第二次科技革命是第一次科技革命之后至今仍在进行的革命,其标志是电力的应用以及现代科技革命。
三次说对第一次科技革命的认识与前者是相同的。而第二次科技革命是指19世纪末以电的应用为标志而发展起来的电机、电讯及汽车等一系列的新技术。二次大战后期至今则是第三次科技革命,标志是原子能技术、空间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及生物技术等的发展。此外,三次说还有另一种观点,即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并不是开始于二次大战后期即20世纪40年代。
四次说关于第一次、第二次科技革命的认识与上述基本一致,其区别在于进一步提出第四次科技革命,认为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的原子能技术、电子技术及空间技术为中心内容的科技革命。第四次即现在正在进行中的科技革命,时间及标志是70年代以来以微电子技术及通信技术为核心的新兴技术群引起的当代技术领域的巨大变革。
多次说关于第一次、第二次科技革命的认识也与上述基本一致。但其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几乎每过10年,科技都要发生一次革命性的巨变:
1945-1955年,第一个10年,以原子能的释放与利用为标志,人类开始了掌握核能的新时代;1955-1965年,第二个10年,以人造地球卫星的成功发射为标志,人类开始了摆脱地球引力向外层空间进军的时代;1965-1975年,第三个10年,以重组DNA实验的成功为标志,人类进入了可以控制遗传和生命过程的新阶段;1975-1985年,第四个10年,以微处理机的大量生产和广泛使用为标志,揭开了扩大人脑能力的新篇章;1985-1995年,第五个10年,以软件开发和大规模的信息产业的建立为标志,人类进入了信息革命的新纪元;1995年至今,以互联网成为核心技术并渗透到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为标志,人类开始进入知识经济社会。
关于近代科技革命发生的历史,以上几种说法比较常见的主要有三次说和四次说,只有较少数的学者赞成二次说和多次说。二次说的主要代表是《大不列颠百科全书》,书中认为,1760-1830年的工业革命是世界上迄今为止最重要的发展阶段,因为它标志着现代工业化的开始,并导致了都市化。书中没有把第一次革命与在此之后发生的第二次、第三次或第四次革命并列看待,而认为在第一次“革命”之后,一些重要事件对世界经济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在此我们不想对二次说做过多的讨论,关于电力和计算机技术的革命性在许多书中许多学者都曾做过论证。笔者认为,近代科技革命的二次说主要是对电力和计算机技术革命的影响性及革命性认识不足,而且其判断的标准主要是工业的现代化和城市化或都市化。而由上可知,多次说认为,几乎每过10年,科技都要发生一次革命性的巨变,但从他们的认识来看,很难断定每次巨大变化是否是真正意义上的科技革命。综上所述,人们对近代以来的第一次科技革命(即蒸汽技术革命)和第二次科技革命(即电力技术革命)的认识基本上达到一致。因此,近代历史上所发生过的科技革命的起始时间及划分,各种说法的主要区别和争议之处,即问题的症结,应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信息技术革命是否发生在二战后20世纪40-50年代,即信息技术革命的起始时间问题。
第二、20世纪40年代与70年代所发生的技术变革是否属于同一次革命,即三次说还是四次说。(三)问题该怎样认识
1.计算机的发明及应用是人类科技史上一次重大的事件,是科学技术历史上的一次历史的间隔。以以下几点作为前提,我们认为信息技术革命发生于20世纪40-50年代。
(1)相应科学理论的建立。1948年控制论创始人维纳在研究人与机器的通信后得出“信息既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信息就是信息”的不朽论断,并从理论高度对信息的本质进行了阐述,信息成了独立的科学研究对象。另一位信息论奠基人申农于1948年发表了“通信的数学理论”,提出了著名的申农公式,申农的主要贡献在于解决了信息度量问题,并创造了信息的基本单位比特。维纳和申农以及同期的其他科学家创立了信息科学。这为以后信息资源学说、数字化革命、信息技术的扩散、电象产业的兴起奠定了基础[4](P10)。
(2)计算机应用赖以扩散的条件产生。虽然第一台计算机诞生于1946年,但由于它是由真空管构成,巨大的体积与功耗使计算机技术向其他领域扩散成为不现实的空想。1948年6月贝尔实验室宣布,肖克利、巴丁和布拉顿发明了晶体管(1947年问世),为扩散带来了希望。之后,1954年,人类首次利用硅;1957年,创造了集成电路。1959年,菲尔克公司研制成第一台大型通用晶体管计算机,从此,计算机进入了第二代。由于使用晶体管逻辑元件和快速磁芯存储器,计算机的速度从每秒几千次提高到几十万次,主存储器容量从几千字提高到十万字,体积、功耗和售价也都大幅下降。如此一系列的技术进步都为计算机应用范围的扩散创造了较好的环境。人们因此也把研制成功的第二代计算机视为计算机发展史上的第二次革命。
(3)计算机的革命性。按马克思的观点,人类社会划分的标志不是社会能生产什么,而是社会用什么生产,即:生产工具的制造和利用既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标志,又是人类社会各发展阶段的标志。电子计算机这一新的“机器”同历史上出现过的机械有本质不同,表现在过去所有的机械都是代替人类的体力劳动,而计算机则是代替人类的部分脑力劳动,其实质是人类智力的解放。因此,1946年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应用,开辟了运用机器代替人类脑力劳动的新时代,给人类生活带来了生产自动化、科学实验自动化和信息自动化。从体力解放到脑力解放这一重点的转移是技术以至社会的一个巨大变革。
2.20世纪70年代所发生的技术上的飞跃仍属于信息技术革命的范畴,即40年代与70年代所发生的技术变革属于同一次革命。其主要原因如下:
(1)其主导技术的性质未变。如前所述,技术革命其实质就是不同历史时期起主导作用的技术以及以主导技术为核心的技术群的更迭过程。但是,我们知道40-50年代的计算机技术、60年代的微电脑技术、70年代的网络技术及与此相关的软件系统都属于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及其应用技术,当然更应纳于信息技术的范畴。
(2)70年代新技术体系的产生,必须溯及技术发现与扩散的自主动态过程,包含各种关键技术的综合效果。于70年代群集于美国,以及某种程度上群集于加州的信息技术变革,乃是建立在先前20年(甚至更早的时间)发展上,它们主要都是以既存的知识和因此形成的创新氛围为基础,并且都是关键技术的延续发展。70年代以来的重大技术变革不仅是关键技术的延续发展,而且其发展与此以前的技术演变都是或近乎是交叉进行的。以网络技术的发展为例,如果追溯今天复杂的网络系统原理,我们甚至可以把目光投到1940年9月10-13日的在达特茅茨学院召开的一次美国数学协会的会议,贝尔实验室的乔治·斯蒂彼茨为了演示后来被称为“贝尔实验室模型1号”的“复杂计算机”,就是在会场外的过道里安放的。这次实验甚至比1946年诞生第一台电子管计算机还早6年,不少探讨电脑网络历史的书之所以首先提到这台“模型1号”,是因为这次实验向人们显示了远距离控制计算机的需要和可能。1951年麻省理工学院成立著名的林肯实验室,其主要的研究项目就是“远距离预警”,是由中央控制的网络结构是第一个真正实时的人机交互作用的电脑网络系统。1962年,保罗巴兰发表《论分布式通信网络》,提出分布式通信网络的模型及包切换的原理。1965年,梅里尔代表“美州电脑公司”提议在马萨诸塞州和加利福尼亚州之间进行一次联网实验,这是人类第一次远距离接通两种不同电脑,而且系统使用的是“分时”的方式。如此等等都说明了网络技术的发展贯穿了二战以后至今的整个人类的历史。
(3)考察近代以来的前两次科技革命的情况可以发现:虽然工业革命带来了成群的新技术,并且也真的在后续阶段里陆续形成与转化了工业化系统,但工业革命的核心部分仍是蒸汽机的发明,虽然在化学、钢铁、内燃机、电报和电话方面有许多惊人的发展,但电力仍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核心力量。同样,虽然20世纪70年代出现了像微电脑、软件技术及网络技术等技术群的突破与创新,但计算机技术也仍是信息技术革命的真正核心,它与各种信息技术彼此紧密相关,构成了以电子学为基础的技术史。就此我们可以认为,就如同在工业革命时一样,将会有更多的“信息技术革命”。出现在20世纪40-50年代、70年代的只是第一波和第二波,也许还会有第三波甚至第四波等等。
综上所述,信息科技革命为近代历史上所发生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其起始时间大约为20世纪40-50年代,主要标志为计算机、原子能等技术的诞生,虽然微处理器的发明、网络的出现以及软件技术的发展都可以说是电子计算机史上的革命,但考虑到其他技术群的变革与技术创新体系的形成,至今为止的信息技术革命约分为两个阶段,即40年代的启动阶段和70年代的扩散阶段。
[2]段瑞华.科学技术革命与社会主义之历史演进[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6.
但是随着这一手段被广泛地运用,一些新的矛盾又表现出来。美国有一个统计,由于酒店预订网站的存在,美国的酒店行业每年损失十几亿美元。为此,许多美国酒店联合起来向客人做出承诺,在酒店自身网站上拿到的价格,将是各种渠道中最低的。
这种趋势在我国也有显现。随着酒店行业对网络销售依赖的加强,这种第三方销售方式打压了酒店价格,从上游截断客户,使酒店流失了很大一部分利润。
为了打破这种格局,一些新近加入酒店预订市场的企业尝试另辟蹊径,针对酒店既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以扩大销售、又要保证一定房价水平的需求,强调提高酒店自身主动销售的能力。“万万家酒店升值软件”是今年新推向市场的,设计中充分利用规则技术,运用整合的规则和使用的规则,对酒店现有资源进行整合,但这种整合不是资本的整合,也不是资产的整合,而要起到整合的实质意义和作用。对于正在蓬勃发展的中低档酒店市场,这种新型预订软件的应用,可以有效提高营销水平和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万万家”之所以将主要用户定位于中低档酒店,因为这部分资产在我国酒店行业中占了绝大多数,而且单体经营的特征表现得特别突出,以前所做的整合、联合等方面的努力虽然很多,但均不成功。据北京万万家酒店商务软件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国仆介绍,这个软件以整合酒店的客房、客人和销售三个资源为切入点,调动酒店主动销售和客人主动入住的积极性,以提高酒店入住率5%———10%为目标。
据王国仆介绍,在“三个整合”中,客房资源的整合是基础和保证。具体操作方法是,将酒店客房总数的10%左右集中到“万万家酒店升值软件”预订总台,形成品牌统一、价格优惠、服务优质、规格齐全、规模庞大、预订便捷、遍及全国的万万家客房全国酒店预订联盟,使空置客房变为优势优质资源。
整合后,任何一家单体酒店的可销售客房数量增加了千倍以上,任何一家单体酒店空置房的专业销售人员数量也增加了千倍以上。这样一来,单体酒店培养、发展和巩固忠诚客人有了更好的基础条件,并能克服单体酒店在广告宣传和经营方面的一些制约。
在客人资源的整合中,采取的方法是谁发展客人会员谁拥有、谁受益,以培养、发展、壮大、巩固客人资源为目标,调动酒店发展客人会员以及巩固客人会员的积极性。
课程资源是指形成课程的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半岛官网。现代信息技术的开发在于突破传统课程的狭隘性,在相当程度上突破时空的局限,网上充足的信息可以使思路更开阔,多媒体强大的模拟功能可以提供实践或实验的模拟情境和操作平台,网络便捷的交互性可以使交流更及时、开放,所以我充分利用网络这一巨大的信息载体,进行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内容重组,通过网络使学生以独特的方式学习,使学生可以在适合自己的时间、地点获得相关学习资料。如在进行环境教育时,我提出让学生在网上搜集近几年在社会上人们比较敏感的“非典”“禽流感”资料(图片、文字都可),然后我对他们的资料进行整合,重组,以“追溯求源”为题,让学生重新认识这些资料,学生从比较中认识到了环境破坏的危害,然后我又让他们调查一下周围的环境状况进行分析,写出调查报告。这样学生保护环境意识增强了,是网络知识让学生对环境问题有了深一层的认识。
我们在准备教案时,需要大量的资料及信息源。在传统的教学中,这种资料主要是通过书本、图片、录音和录像等有限的手段向学生传输信息,这样的信息来源显然是非常有限的,而且缺乏灵活性、方便性和交互性。随着电脑技术的普及,我们可以通过电脑自己制作,或通过光盘、网络等途径获取文字、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多方位信息用于课件制作,使教学内容更丰富、更精彩,教学方法更多样、更灵活,教学效果更明显、更有效率。
现代信息技术深入教学内部,使课堂结构模式发生了变化。我们提倡推举课堂结构的优化,目的是使教学“低投入,高效益”,因此要对现代信息资源作认真分析,努力发挥媒体的特长,与其他教学手段取长补短,相互补充,交融成一个新的整体,为构建的课堂结构服务。
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迁移,学习内容与现实的逼真度越高,刺激度越强,迁移效果越好。通过精心准备,教学中我们可以借助电脑、DVD、投影仪等先进的多媒体手段,向学生展示图、文、声、像相结合的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打破了沉闷教学空间和单一的学习模式,激活了学生的感官和思维,把课本的知识还原成了丰富、生动、形象、逼真的立体世界,从而可以优化课堂教学,增大课堂容量,提高教学效果。如教《火烧云》一课时,有部分学生对火烧云无概念,这可是理解内容的一个大困难,于是在音乐氛围的烘托下,从网上下载的一张张火烧云多姿多彩的图片展现在眼前,在同学们喝彩和赞叹声中,这一难题迎刃而解,同时也理解了火烧云颜色、形状多的特点。至与火烧云颜色、形状变化快的特点,放一段相关的动画课件,惟妙惟肖的意境之下,课文内容与画面相结合,学生不但理解了内容,同时也感受到本文语言的魅力三、现代信息技术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摇篮
1998年2月14日在北京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在世界先进民族之林。”在知识经济时代,无论是对知识的发明、学习、理解、消化和掌握,还是对知识的传播、运用、分配和再生产,都必须依靠人的创新能力。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为我们培养创新人才提供了直接的、有效的契机,信息集约化、综合化、高智能化的特点,体现了信息社会对个体创新性学习能力的挑战与激发。面向21世纪的语文教学,不能不顾及这一宏观背景,因此,21世纪的语文教学,将是一个在信息网络系统中以“开展语言创新活动”为核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目的的知识创新工程。
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形式具有多样性。一方面,教师可以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科学化,另一方面,就学习者来说意味着更多的主动与自由,学生可以在特定的学习场景中,通过人机交互、信息反馈,提高学习能力。
多媒体电脑实现了学生随机交互式访问的学习路径,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了多种认知途径,这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强化了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能动性。但是如果我们的语文教学仅仅满足于人机交互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还是很不够的,因为在这样的人机交互中,学生阅读的创造性思维品质的训练并未全部完成,阅读理解还是表层次的。因此,如何应用计算机技术的综合化、集约化、高智能化的特性,开展语言创新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便成了摆在新世纪每一位语文教师面前的迫切任务。
在这里,“语言创新活动”不能简单地认为就是把大量的信息再现给学生或让学生简单地读取,而是使学生以探索式、创造式的姿态介入语言活动中。许多学校在这方面做出了成功的范例。如安徽师大附中肖家芸老师,充分挖掘学生的智慧和潜能,指导学生制作课文录音磁带(含配乐朗诵、分角色朗诵),建立“安徽师大附中学生课文录音制品”档案;发动学生为课文制作辅助性的插图或表格,激发学生的创意;鼓励学生为多媒体教学制作简单的课件。这一系列创造性的语言活动,从根本上打破了学生被动的、因创造性思维受压抑而导致的沉闷局面,促进了学生创新思维品质的形成。这些成功的范例,对我们开展语言创新活动有着深远的启迪意义。
博物馆内保存着大量的文物藏品,传统的纸质账本式的文物藏品管理方式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藏品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及热情,而信息技术在博物馆行业的日渐应用,无疑为文物藏品管理提供了一个重要的辅助手段。大力加强文物藏品的数据库建设成为重中之重,将藏品的具体信息清楚地罗列并储存在一个电脑中,对藏品信息进行有序地管理,大大提高了工作人员的效率。同时,藏品数据库建立后,促进了行业内部对文物藏品信息的互动交流,加强了对珍贵文物的保护。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单调的图片展板与文物藏品相结合的静止展览,已经无法满足现代人的精神需求。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大背景下,整个社会已经进入一种视觉化时代,一种集合了多媒体技术优势,更为直观和快捷且不受时间和空间影响的全新的、立体化的、具有动感的展览应运而生。此项技术是将博物馆部分藏品在特定条件下,配以声、光、电等辅助手段,进行生动活泼的动态化展示,以增强展陈效果,这样的展览手段将会给参观者留下更为深刻的印象,使他们的视觉神经受到强烈的冲击,比传统的展览方式更受广大观众的欢迎与认可。
论文摘要:信息社会飞速发展,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是信息时代的信息技术教师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信息社会是一个学习社会,信息技术教师应该成为终身学习的典范。学习知识提高能力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要有观念的转变,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信息技术教学工作的需要和新一轮信息技术课程改革的要求。
余胜泉教授指出“适应性学习系统主要由‘知识媒体’所组成,它可以为远程学习提供更为优越的前提条件,可以以不同于传统的方法使远程学习更为简单、更为高效、更具有个性化。在这种适应性学习系统支持下的学习,我们称之为适应性学习。”(这里的“知识媒体”是指计算机、远程通信及认知科学相结合的“知识媒体”。)与“适应性学习”相呼应,“自我学习”主要是强调学习者这一方的主动性,学习者要充分利用一切现有的可以利用的资源进行学习。“自我学习”指学习者具有主动学习的意愿并能够自己制仃学习计划,监控学习过程,评价学习结果。“自我学习”还指学习者知识的自我建构。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不是教师教给学习者的,而是学习者在与资源、他人等的交互过程中自我意义建构的结果。“自我学习”第三点是指学习的个别化,每个“我”的具体情况都不尽相同,所以学习者要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合适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适应性学习”和“自我学习”是不能割裂的,二者紧密联系、相互配合、融为一体,组成一个大的学习生态系统。这些都是为了满足信息社会和个人对“终身学习”的需求。
我国学者陈东瑜认为:终身教育既不是一个教育体系,也不是现有各种教育形式的简单拼凑,而是建立一个从婴幼儿教育到高等教育到老年教育,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到社会教育的一体化教育框架结构的指导思想和原则。也就是说,终身教育是所有教育的一种组织原则。各级各类教育都应在终身教育思想的原则指导下完成自身这一部分的工作,并随时随地地为每个人的一生提供最适合的学习条件。按照终身教育的概念,教育应当是伴随人生到终点的过程,而不是一生中某个阶段的结果。
由此可见,“终身学习”并不像我们想像的那样简单,它的内涵是十分丰富的。教师只有深刻地理解它,才能灵活地运用它。自己首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还要将这种观念潜移默化地传授给学生。“如果最初的教育提供了有助于终身继续在工作之中和工作之外学习的动力和基础,那么就,可以认为这种教育是成功的。”
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知识加速了社会的发展,人们所掌握的知识每五至七年就要老化一半,信息技术知识的老化速度更远远高于这个比例。计算机界有个著名的“摩尔定律”:计算机的速度每18个月增长一倍,价格则是每18个月下降一倍。正是这个定律推动着信息技术以难以想像的速度迅猛普及和飞速发展,从字符界面的DOS操作系统到图形界面的Windows操作系统,从单机操作到国际互联网,等等;还有一连串的新名词、新技术,比如虚拟现实,Flas,MP3音乐,等等—社会发展不断地提出新的学习内容,个人为了增强对社会和技术适应性,必须不断地学习新的内容。所以说终身学习既是信息社会发展的必然需求,也是个人发展的必然需求。
面对迅速发展的信息社会,传统教育出现了不适应症状,于是课程改革轰轰烈烈地展开了。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提出许多新的思想,要求信息技术教师要学习领会,更新观念,并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比如以前指导我们教学的主要是行为主义的理论,强调以教师为中心,认为知识的掌握过程就是教师传授知识的过程。随着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兴起,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逐步受到重视。建构主义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也就是说,学生的知识不是教师教的,而是学生在与包括学习材料、教师、学伴等情境的交互过程中自己建构的。由此可见,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很大变化,由原来的处于中心地位的知识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学生主动意义建构的促进者,要引导学生选择研究主题、查找所需资源、开展小组讨论、共享学习经验并完成课程的学习。教师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创造性思维。
要突破传统,就要创新,创新就需要科研,科研是转变观念的动力,是一个不断学习并运用知识的过程。未来需要的不是照本宣科的“教书匠”,而是能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教育家”,我们每天都在面对一个不断变化的崭新的世界,教育对象是生动的,教育内容是变化的,教育手段是新的,教学方法也要相应更新,诸如此类,不胜枚举。教师必须要研究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既提高了教师的自身素质,又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科研已经成为教师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不是可有可无的东西,所以教师要努力成为“研究型教师”,进而成为“教育家”。公务员之家
成为“教育家”,首先要学会独立思考,有自己的独特见解。面对不断出现的新事物,我们该如何去认识它,比如什么是应试教育,什么是素质教育,各有什么优缺点,素质教育是否一定比应试教育好?计算机教育,信息教育,有什么本质的区别?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建构主义,都是什么含义,是一个比一个好吗?这些实践中的问题和理论上的问题都需要进一步地研究和探讨。学习知识是一方面,关键是要学会思考,通过系统的思考促进观念的转变。否则,又会重复以前的错误。比如那种“满堂灌”式的课堂,以前是“人灌”,有了电化教育手段,就变成了“电灌”,现在有了计算机,又变成“机灌”—整堂课都用计算机播放多媒体课件,教师成了旁观者。这些并不是技术的过错,而是观念没有跟上,滥用了先进的教学手段。
1)、信息技术就是“获取、存贮、传递、处理分析以及使信息标准化的技术”。[1]
2)、信息技术“包含通信、计算机与计算机语言、计算机游戏、电子技术、光纤技术等”。[2]
4)、信息技术是指在计算机和通信技术支持下用以获取、加工、存储、变换、显示和传输文字、数值、图像以及声音信息,包括提供设备和提供信息服务两大方面的方法与设备的总称。[4]
5)、信息技术是人类在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中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过程中所积累起来的获取信息,传递信息,存储信息,处理信息以及使信息标准化的经验、知识、技能和体现这些经验、知识、技能的劳动资料有目的的结合过程半岛官网。[5]
6)、信息技术是管理、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的有关方法、手段与操作程序的总称。[6]
8)、信息技术指“应用在信息加工和处理中的科学,技术与工程的训练方法和管理技巧;上述方法和技巧的应用;计算机及其与人、机的相互作用,与人相应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等诸种事物。”[8]
9)、信息技术包括信息传递过程中的各个方面,即信息的产生、收集、交换、存储、传输、显示、识别、提取、控制、加工和利用等技术。[9]
笔者认为,“信息技术教育”中的“信息技术”,可以从广义、中义、狭义三个层面来定义。
广义而言,信息技术是指能充分利用与扩展人类信息器官功能的各种方法、工具与技能的总和。该定义强调的是从哲学上阐述信息技术与人的本质关系。
中义而言,信息技术是指对信息进行采集、传输、存储、加工、表达的各种技术之和。该定义强调的是人们对信息技术功能与过程的一般理解。
狭义而言,信息技术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广播电视等各种硬件设备及软件工具与科学方法,对文图声像各种信息进行获取、加工、存储、传输与使用的技术之和。该定义强调的是信息技术的现代化与高科技含量。
1)、按表现形态的不同,信息技术可分为硬技术(物化技术)与软技术(非物化技术)。前者指各种信息设备及其功能,如显微镜、电话机、通信卫星、多媒体电脑。后者指有关信息获取与处理的各种知识、方法与技能,如语言文字技术、数据统计分析技术、规划决策技术、计算机软件技术等。
2)、按工作流程中基本环节的不同,信息技术可分为信息获取技术、信息传递技术、信息存储技术、信息加工技术及信息标准化技术。信息获取技术包括信息的搜索、感知、接收、过滤等。如显微镜、望远镜、气象卫星、温度计、钟表、Internet搜索器中的技术等。信息传递技术指跨越空间共享信息的技术,又可分为不同类型。如单向传递与双向传递技术,单通道传递、多通道传递与广播传递技术。信息存储技术指跨越时间保存信息的技术,如印刷术、照相术、录音术、录像术、缩微术、磁盘术、光盘术等。信息加工技术是对信息进行描述、分类、排序、转换、浓缩、扩充、创新等的技术。信息加工技术的发展已有两次突破:从人脑信息加工到使用机械设备(如算盘,标尺等)进行信息加工,再发展为使用电子计算机与网络进行信息加工。信息标准化技术是指使信息的获取、传递、存储,加工各环节有机衔接,与提高信息交换共享能力的技术。如信息管理标准、字符编码标准、语言文字的规范化等。
3)、日常用法中,有人按使用的信息设备不同,把信息技术分为电话技术、电报技术、广播技术、电视技术、复印技术、缩微技术、卫星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也有人从信息的传播模式分,将信息技术分为传者信息处理技术、信息通道技术、受者信息处理技术、信息抗干扰技术等。
4)、按技术的功能层次不同,可将信息技术体系分为基础层次的信息技术(如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支撑层次的信息技术(如机械技术、电子技术、激光技术、生物技术、空间技术等),主体层次的信息技术(如感测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应用层次的信息技术(如文化教育、商业贸易、工农业生产、社会管理中用以提高效率和效益的各种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应用软件与设备)。
有人将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特征——数字化、网络化、多媒体化、智能化、虚拟化,当作信息技术的特征。我们认为,信息技术的特征应从如下两方面来理解:
1)、信息技术具有技术的一般特征——技术性。具体表现为:方法的科学性,工具设备的先进性,技能的熟练性,经验的丰富性,作用过程的快捷性,功能的高效性等。
2)、信息技术具有区别于其它技术的特征——信息性。具体表现为:信息技术的服务主体是信息,核心功能是提高信息处理与利用的效率、效益。由信息的秉性决定信息技术还具有普遍性、客观性、相对性、动态性、共享性、可变换性等特性。
笔者认为,信息技术教育有两个方面的涵义:一是指学习与掌握信息技术的教育。二是指采用信息技术进行教育活动。前者从教育目标与教育内容方面来理解信息技术教育,后者则从教育的手段和方法来理解信息技术教育。由此,可对“信息技术教育”作如下定义:
信息技术教育是指学习、运用信息技术,培养信息素质,实现学与教优化的理论与实践。
1)、信息技术教育包括理论与实践两个领域。理论领域指信息技术教育是一门科学,是现代教育学研究的一个新分支,又具有课程教学论的一些特征,具体包括概念体系、理论框架、原理、命题、模式、方法论等研究内容。实践领域指信息技术教育是一种教学活动,一种工作实践,一项教育现代化事业,具体包括信息技术的软硬件资源建设、课程教材的设计开发、师资培训、教学中各种信息技术的综合运用、学习指导半岛官网、评价与管理等。
2)、信息技术教育的本质是利用信息技术培养信息素质。这里,“利用信息技术”只是一种手段和工具,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质,以适应信息社会对人才培养标准的要求。
信息素质是指人所具有的对信息进行识别、加工、利用、创新、管理的知识、能力与情操(意)等各方面基本品质的总和,是人的一种基本生存素质。为此,我们应明确信息技术教育的指导思想:不只是为了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知识而开展信息技术教育,而是通过信息技术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信息素质。换句话说,信息技术教育不等于软硬件知识学习。而是要使学生通过掌握包括计算机、网络在内的各种信息工具的综合运用方法,来培养信息意识、情感、伦理道德,提高信息获取、处理、创新的能力,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工作、学习与生活打下良好基础。
3)、信息技术教育的范畴包括学习信息技术和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学习两个方面。这里明确指出了开展信息技术教育的两种教学形式(专门课程式与学科渗透式)。我们不但要开设专门的《信息技术》课程,重点培养学生运用计算机与网络等现代信息工具的知识和能力;而且要在所有课程的教学中,运用各种传统的与现代的信息工具促进了学生的学习,要渗透信息技术教育思想,培养学生对各种学科信息的综合处理与创新能力。
4)、信息技术教育的途径与模式有多种。除采用学校课堂教学模式外,还可采用课外活动模式、家庭教育模式、远程协作学习模式。其中,基于项目活动的教学模式能较好解决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学习竞争与协作的结合问题,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信息素质,是一种非常实用的学校信息技术教育模式,值得推广。
信息技术教育目标的涵义有二:一是作为总揽信息技术教育教学活动全局的一种指导思想而存在的、概括性的总体要求,又称为总目标或目的。二是指对达到信息技术教育目的的各个方面进行精确、详细的说明,是学生在完成一个教学单元的学习后应达到什么要求(具有哪些效果)的具体明确的表述。信息技术教育的目标体系是指将信息技术的总目标与分目标,课程目标与知识点目标,认知目标、动作技能目标与情感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与情意目标等不同层次、不同角度、不同领域的教育目标整合与系统化。
信息技术教育目标体系具有三重功能:一是定向功能,它是编写教学大纲、设计课程教材、控制教学过程的行动指南。二是激励功能,它能激发教与学的紧迫感与内驱力。三是评价功能,它提供了教学效果的评价尺度和教学设计的参考标准。
信息技术教育目标体系的编写,应满足五个基本要求:一是时代性(先进性)。要紧扣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脉搏,满足信息社会对人才信息素质培养的基本需要。二是科学性。不同的教育对象、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不同的知识起点、不同的接受能力。因此,教学目标要有针对性,注重因材施教。同时,目标编写中应注意运用教育心理研究的新成果,将外显行为目标与内部心理发展目标结合起来;要注重学生的言语信息、智力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情感态度等方面的综合培养。三是具体性。表述中尽量避免含混和不切实际的语词,应明确、详细,可以观察和测量。四是递进性(层次性)。如,总目标、课程目标、章节(单元)目标、课时目标、知识点目标的关系,是一种学习内容方面的递进关系;认知领域中的识记、理解、简单运用、综合运用、创见,是一种学习结果方面的递进关系。五是系统性。应列出全部知识点的教学目标,不同层次不同难度的教学目标搭配合理,能起到相互促进、总体优化的作用。
(1)、从年龄阶段来看,全人生的信息技术教育具有如下梳状目标体系,见图1。
(2)、从内容层次来看,全学科的信息技术教育具有如下树状目标体系,见图2。
图2中信息技术教育的总目标,同图1,它以一系列课程目标的实现为基础。课程目标是指对一定教育阶段的学生进行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所期望达到的具体目标。课程目标又由一系列的章节(单元)目标组成,章节(单元)以各课时目标的实现为基础,知识点的教学目标是课时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情况下,课时目标与知识点目标的编写中,要求包含四个基本要素:教育对象、行为(通过学习后,学习者能做什么)、条件(什么条件下产生上述行为)、标准(上述行为是否合格的最低衡量依据)。
(3)、从心理变化来看,全过程的信息技术教育具有如下三维辐射式目标体系,见图3。
该图吸收了布卢姆(B.S.Bloom)的教学目标分类学、克拉斯伍(D.R.Krathwohl)的情感目标分类体系和我国教育科研的有关成果。图中,沿认知维、操作维、情感维各轴箭头方向,学习目标的难度越来越高,体现了不同难度目标的梯级渐进过程。
(4)、从教育发展来看,全素质的信息技术教育具有如下三维立体目标体系,见图4。
该图吸收了信息技术教育实验和素质教育研究的新成果。“信息素质”总目标是“知识”维、“能力”维、“情意”维分目标之积。图中,将信息技术知识分为计算机技术知识、网络技术知识、其它信息技术知识三大板块。阅读书刊、访问、讨论、参观、实验、电话交谈、看电影电视等“其它信息技术”,也是信息技术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将基本信息能力概括为四种:获取信息的能力、处理信息的能力、应用信息的能力、创新信息的能力。“情意”维包括信息情感、信息意识、信息道德三个层次。
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司2000年1月9日制订的《关于加快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建设的指导意见(草案)》中,已就信息技术教育的意义、要求、内容、教材等方面的定位问题进行了阐述:“在全国中小学积极推进信息技术教育,促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教学的改革,是贯彻同志‘三个面向’指示精神,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需要;是落实《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是面向21世纪国际竞争,提高综合国力和全民素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型人才的需要。”“加快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建设,是积极推进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措施。”“信息技术课程是中小学一门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工具课程,应作为必修课单独开设。”“中小学信息课程的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或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应用信息技术手段的能力,形成良好的文化素养,为他们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教育内容的选取应考虑信息社会对公民的基本求,既要符合中、小学教育规律,又要体现时代特征。”
下面,我们从信息技术教育与教育信息化、计算机教育、科技教育、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关系方面,多视角地对信息技术教育的定位问题作具体分析。
“信息化”一词最早是与“信息产业”、“信息化社会”联系在一起的,其提出源于日本。1963年,梅棹忠夫在《信息产业论》一书中首先向世人描述了“信息革命”、“信息化社会”的诱人前景。此后,“信息化”一词在全世界得到了广泛使用。人们从技术、知识、生产、经济、社会、国家等多角度对“信息化”的定义与内涵进行了阐释。
教育信息化,是教育领域的信息化的简称。关于教育信息化这一概念,有的学者认为其本质是要创设“一种充满信息,而且方便教育者和学习者获取信息的环境。”[10]也有人说:教育信息化的主要特点是在教学过程中,比较全面地运用以计算机和网络通讯为基础的现代化信息技术,促进教学过程的全面革新,使学校能够适应信息化对教育的新要求。我们认为,教育信息化应包括如下九个方面的内容:
(1)、教育思想的“信息化”。要从工业化社会的班级批量化、“一刀切”教育思想转向信息化社会的个性化、人本化教育思想。
(2)、教育资源的“信息化”。要创建分布式的、超链接的、非线性的、多媒体化的、开放的、智能生成式的多种教育信息资源库,使学校教室、办公室、实验室、图书室、阅览室电子化、网络化;要建立教育资源信息系统,使人、财、物、时间、空间等各种资源要素的调控与管理最优化。
(3)、课程教材的“信息化”。要适应信息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深化课程教材改革;开设信息技术课程,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努力提高各科教材的技术含量,注意培养学习者的信息能力。
(4)、教学模式的“信息化”。要注重建构主义、人本主义、行为主义、认知主义理论的综合运用,构建适应信息时代要求的新型教学模式,要将信息的获取、处理、应用、创新等环节的组配作为教学模式构建的基础。
(5)、教学技术的“信息化”。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教育技术的核心,提高各种软件、硬件、潜件中的技术含量与信息质量。
(6)、教育环境的“信息化”。创设丰富、多样、美好的教育信息环境,使师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获得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校园环境的熏陶。
(7)、教学评估的“信息化”。注重计算机与网络在评估信息的采集、传输、处理和结果分析中的应用,使评估经常化、自动化、智能化。特别要注重信息导航与实时评估,使教学过程能自动朝教学目标演进。
(8)、教育管理的“信息化”。以绩效为价值取向改革教育管理模式;注重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常规管理、人事管理、工资管理、档案管理、设备管理中的应用。
(9)、教师素质的“信息化”。要注重培养教师的信息素质,提高其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育教学的能力。
信息技术教育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途径,能加快教育信息化的进程;教育信息化是信息技术教育实施的重要基础,对信息技术教育的开展也有较大的促进作用。一句话,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二者的区别:信息技术教育强调的是一新型的教育活动,而教育信息化强调的是教育事业的一种新的发展趋势与努力方向,二者关注的重点不同。同时,教育信息化的实现,除了要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外,还要求教育的管理、评估、环境、模式、思想等各个方面都向“信息化”过渡。因此,可以说,教育信息化强调的是整个教育的现代化,而信息技术教育只是实现教育信息化的一项重要内容。
有人说,信息技术教育与计算机教育、科技教育都要学计算机和用计算机学习,是一回事。我们认为,这种观点存在片面性。信息技术教育与计算机教育、科技教育有如下九个方面的主要区别。见表1。
是中小学的一门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工具课程,应作为必修课单独开设。在中小学列入毕业考试科目。
英国将科技课与英语、数学并列为三大核心课程。我国在中小学已列入毕业考试科目。
信息工具的认识;信息采集、加工、传输、表达的基本方法;运用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开展各种专题项目的信息实践活动。
计算机软硬件基础知识;程序设计;用计算机打字、画图、制表等方面的知识与技巧。
包括计算机、网络、印刷品、音像媒体在内的各种教学媒体,在学校、家庭、社会均可进行。
自主建构式──采用“支架式”、“抛锚式”、“随机进入式”等模式,自主完成意义与技能建构。
课程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主。教材分小学、初中、高中阶段,按城市、县(市)、农村不同地区,实行多纲多本与模块化课程结构。小学、初中、高中的课(学)时数一般为:不少于68、不少于68、70~148。上机时间不少于总学时的70%。
课程以计算机的基本原理、操作技术为主。教材分阶段按地区实行一纲多本与模块化课程结构,容许初高中内容交叉重复。小学、初中、高中的课(学)时数一般为:60以内、60、60以上。建议在小学四、五年级,初中一、二年级,高中一、二年级开设。
英国将物理、化学、生物、地球科学、天文学、信息技术、微电子学、环境科学、卫生教育等内容综合成“科学调查”、“生命”、“材料”、“物理”4个方面的教学目标。每个目标又分为10级。其中,5~7岁学1~3级(第一阶段),7~11岁学2~5级(第二阶段),11~14岁学3~7级(第三阶段),14~16岁学4~10级(第四阶段)。我国则采取分科教学的形式。
有多媒体计算机,并与校园网或Internet相连,要求通过培训使教师适应新的课程教学要求。要因地制宜,不搞一刀切。
有低、中档的微机即可满足基本要求。强调因地制宜、讲究实效的原则。要求通过岗前、岗中培训,使专任教师达到相应的学历标准。
评估内容包括理论知识、电子作品与平时表现。考试工具多采用计算机。电子作品制作考试时可以相互交流,但必须独立完成,且不应与他人雷同。可采用五级记分制。
主要对认知领域和操作领域进行评价。书面考试与上机考试相结合。考试时不准讨论。可采用五级记分制。
科学知识、原理、研究方法、实验技能的学习评价多以书面方式进行。要求独立作答,常采用百分记分制。
在语文、数学、外语等其它学科的教学中,也要充分利用信息工具,渗透信息意识,注重信息技能的培养。这将成为未来信息技术教育的主流。
可渗透于所有学科的教学中。但常以理科课程形式,对科技知识与技能进行专门培养。
结论:(1)、20世纪50年代以来,计算机教育的发展经历了编程语言学习、应用程序学习、课件辅助学习等阶段,随着计算机性能的不断提高、价格的降低、应用的日益普及,和网络的全球风靡,在中小学再单纯强调计算机知识学习而轻视计算机在学习、生活、工作中应用的各种能力的培养,已落后于信息时代的要求,必须向信息技术教育转化。(2)、科技教育始终是整个学校教育工作中的一个重点,信息技术教育与科技教育不是对立关系,不能因为强调信息技术教育而忽视其它方面的科技教育,而应该将二者结合,在信息技术教育中渗透包括科学教育、人文教育在内的各种教育内容。看得更远些,未来的信息技术教育将更多地整合到各科教学中,单独开设信息技术教育专门课程的必要性会越来越少。就象现在的中小学没有必要专门开设收录机半岛官网、电视机的操作使用课程一样。
“素质教育”一词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的教改运动,现已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理论与实践体系。信息技术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下述两个方面:
(1)、二者的根本目标一致,但出发点不同。素质教育强调的是培养人的整体素质,要求各级各类教育都要渗透素质教育思想。信息技术教育强调的是增加信息技术这一教育内容,加强对每个公民信息素质的培养,以适应信息社会的要求。
(2)、开展信息技术教育,可以推进素质教育。同时,推行素质教育,要求加强信息技术教育。
《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